2018“父亲节•母亲节”华夏亲情诗歌散文原创作品展示~ 《母亲的礼物》《送 别》作者:王文凯
二维码:
作者:admin | 加入时间:2018-09-26 |  浏览次数:772 |  字体:+ 放大字体 - 减小字体 |  收藏本文 | 打印 | 关闭本页票数:0

《送 别》


作者:王文凯


到火车站接儿子,时间尚早。下车溜达,偶见母子一个拥抱、一个扭头躲开的送别场景,让我沉思良久。

本来是一家人来送儿子的,父母、姐姐姐夫、妹妹一块来的。到了进站门口,儿子和送行的每个人都拥抱了一下。母亲和儿子拥抱后,自己悄悄地躲在了一边,并且轻抹眼睛。我知道那是不舍的泪已经流出来了。

我走过去问这位母亲,“这是送儿子远行?”

“嗯,这是儿子第一次出远门。”母亲抽泣着,看她那眼神就知道她有多担心儿子。“一个人走出去,真不放心!”母亲低声私语。

“放心吧,现在的年轻人见识广,能找到回家的路。”我安慰一句。

我见这位母亲不愿搭理我了,自己就悻悻的继续溜达。但见送儿子出行的这一家人送走了儿子,相拥着安慰着母亲离开车站广场,我儿子的车次已经到站。

接上儿子,和儿子说起刚才目睹的情景。儿子起先不说话,见我不停地说着,就打断了我,“别人刚回家,你就谈送别的事,是不是不愿我回来啊?”我见谈话时机选择得不对,赶紧紧闭尊口。

是啊,儿子回家是高兴的事,谈何送别,真是不看火候。自己自责,并谴责自己的“鲁莽行事”。

正好,晚上看央视财经节目(20170416)《城市梦想》,说的是百度总裁张亚勤做农民工学徒和园艺师韩旭的故事。看这节目,我很感动,想到白天车站的那个场景,又勾起了我的动情之处。

节目中,有韩旭回家探望奶奶后返京,奶奶送韩旭到村口的动人送别场景。那情那景,催人心动,让人动情。奶奶那双手紧扣,表情严肃,目送韩旭出村,一句“听领导的话”寄托出多少嘱咐,暗存多少不放心。对一毛头小子的期盼那就是“好好干,听领导话”。奶奶翘首目送孙子远行的那种惴惴不安的特殊表情,让我神伤,让我哭泣。我的泪流成了小河,纸巾擦湿了一大堆。

条条大道通罗马,行行出状元,人不能够自己轻视自己。干一行爱一行那是本分,干出成绩那是个人的能力!韩旭,自幼失去妈妈,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北京当摆花工人,特别羡慕当军人,可是奶奶劝他为了生活,还是当工人。这对韩旭来讲,心有不甘,可是,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考个资格证书都不符合条件,又能够怎样呢?其实,韩旭哪里会想到他的存在的意义之伟大和崇高,正是他们这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工作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了很多美好与便利。并且,韩旭的故事一定会感染人,百度总裁张亚勤在《城市梦想》节目上与韩旭那紧紧的一抱,足以说明对韩旭人格和工作的肯定。我相信,只要努力,韩旭一定能够克服学历上的困难,成为出色的园艺师。

在一旁看书的儿子见我看个电视节目还流泪,说我的心太软,不像个爷们。夫人对儿子说,“你爸爸看电视经常流泪!”她母子二人说的都对。我是心软,可是我分什么时候才心软。我这次的流泪肯定是想起了车站上的那一幕送别场景,又受到了韩旭奶奶送韩旭时的忐忑不安心情所刺激。

送别是苦。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送别到了动情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苦”。这个“苦”字,只有送别的人才知道什么“苦”。这个“苦”中,更多的是惦念、担心、舍不得,甚至是害怕。“儿行千里母担忧,惟愿平安此所求”,平安与快乐是父母对儿女的最大祝愿,即使自己苦,也要儿女甜。

要我说,送别是一种快乐。对子女再舍不得、再担心,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儿女不可能永远在你的羽翼之下生活,他们(她们)有他们(她们)的自由和空间。所以,我要说,即使再“苦”也要放飞子女,放飞子女就是放飞自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送别子女,让他们自由的飞翔,成就他们(她们)的人生,同时,又给自己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生活那该是多好的事情啊!互留空间,互相创造美好人生,该是多美的生活时光!



 

母亲的礼物


作者:王文凯


从小到大,收到过很多礼物,诸如玩具、小人书之类,有些是自己很喜欢的,乃至于着迷的,譬如小人书,当时只是喜欢一时,后来就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了。

可让我至今不能够忘记的礼物,那是母亲送给我的,这礼物看不见摸不着,无形却有千金重,沉甸甸的,那就是理解、宽容和信任。

小学二年级,那时我才九岁,个子发育早,比一般的同学个头都高,除了学习还好,放学回家都能够帮助母亲提着半桶水浇菜了,是一个性格温顺、品学兼优的孩子。老师把我挑出来作了班里最后两排同学的小组长,专管纪律。可是,最后排的两名大个子女生李霞和陈丽是班里的干部,李霞是班长,陈丽是体育委员。小组长管班干部,可想而知,谁管谁?

有一天上自习,李霞和陈丽两人仗着是班干部,大声说话影响同学们学习,作为管纪律的小组长要履行职责,起来制止她们,可她们不服从管理,还和我发生了争执,愈演愈烈,最后我和本村的李敢与她们打了一架。后来,她们却恶人先告状,到班主任杜老师那里告我不会管理、随便打人,班主任老师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指着我怒吼,“身为小组长,怎么随便打班干部,竟犯这种低级错误!”、“这个问题很过分、很严重。”可以想见当时老师对我的失望。“严重”这个词,突然之间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在我面前张开。最要命的是,老师命令我回家去,请母亲到学校来。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在我回家之前整整一下午,我完全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焦虑中,不能自拔,上课总是分神,下课不说不笑,回到家里饭也不想吃。

那时候70年代中后期,整个社会环境不喜欢淘气的孩子。老师总是要学生遵守纪律,服从集体,尊重老师,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文革”的阴云还笼罩天下,那个时候一不小心就要被参加“大批判”。如果你考试成绩不好,老师会说“你这个学生怎么这么不争气”;如果你考了个100分,老师就会说:“你这个学生怎么这么容易就骄傲了”。所以,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我在那时候得到的教训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教育就是把你变成一个螺丝钉,拧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就是这样的感觉。你就做到夹着尾巴做人就最好。”学校里面不断颁发“小红花”,提拔“小队长”,让那些听话的孩子受到鼓舞,也让其他孩子有了学习的榜样。对于那些过于淘气不服管教的孩子,老师用召见家长的办法予以惩戒,是永远不变的教育方法,几乎所有稍微淘气一些的孩子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可是老师们永远不会想到,召见家长予以严责,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有多么大。它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阴影,在孩子和老师之间造成敌意,也在孩子和家长之间造就不信任。因为家长在这种情形中通常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诚实,至少在隐瞒缺点,令自己在老师面前丢脸。孩子则会痛恨老师,也会抱怨家长只信老师一面之词。

这一天,我走进家门的时候,感觉到全身心都处在这样一种重压之下。这一次毕竟是被冤枉的。母亲会信任我吗?我在忐忑不安中把事情告诉了母亲,说老师要她到学校去。看着母亲满脸惊讶地走出门去。我的心里特别害怕,怕老师夸大我的错误,怕同学不再信任我这个“干部”,但我最害怕的是母亲的责骂。迄今为止,我的大部分时间和母亲在一起,从来都是母亲心目中的好孩子,要么讨好母亲,要么顶撞母亲,让母亲高兴,也让母亲生气,但我觉得从来没有哪一次事情像这次这么严重。我知道母亲对孩子的品格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担心母亲从此不再把我当成一个好孩子。

但是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那个晚上,母亲把我拉过来,对我说,“我已经和老师谈过了,我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你的那两位班干部姐姐也承认了错误。”母亲甚至没有一句责备。“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做得对,作为管纪律的小组长,要敢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不管是谁犯了纪律,你都要一管到底,邪不压正!”她看着儿子惊恐的眼睛,语气温和:“你过去是一个好孩子,以后还会是一个敢于抗争并有正义感的好孩子。”就在这一瞬间,我在母亲的眼睛里面看到了我所期待的东西。

这个夜晚过去20年之后,我获得西南政法大学学士学位,走入依法惩治罪犯匡扶正义的政法队伍。此后,我逐渐地拥有了一个单间的办公室。

多年之后,与母亲谈起这件事,显然母亲早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我动情地对母亲说:“工作之后,反过来回想起童年的经历,感想特别多。”“母亲,你知道吗?你送给我很多的礼物,可唯有一件礼物让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母亲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仿佛装着听不明白我在说什么。我接着说:“那个晚上,您给了我最好的礼物,那就是宽容和信任。”母亲摇头,接着又点头,很显然,她明白了人过半百已做人父的我懂事了,成熟了,点头代表着她对我已经放心了。

对我来说,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我的影响各占一半。学校对我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影响。可父母更重要的还是培养了我的性格和品质,比如怎么做人。言传也好,身教也罢,父母总是在影响我。

爱孩子,可以送很多孩子喜欢的礼物。但是,真要爱你的孩子,还是多给孩子一份理解、宽容和信任吧。

相信他们(她们),一定没有错的!



作者本人


【作者简介】

 王文凯,笔名凯文,男,山东昌乐人。崇尚法治,爱好文学创作。《中华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文学作品散见于《诗选刊》《西部散文选刊》《方圆杂志》《农村大众》《齐鲁晚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及中华传媒网、大众网等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法治小说等作品百余篇





附件: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原创内容知识产权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持有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辽ICP备0237202

德润乐学教育-网站资质号:辽-QT-2014-04-31868189-0003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网站资质号:辽-QT-2014-04-31868189-0002

辽公网安备 210302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