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课堂
我是一小小航海家

我是一小小航海家



         夏日的阳光依旧火辣,近在眼前的“梅花”台风,一点儿扫不掉我们航海之旅的兴致,一早6:45我们就出发前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国航海博物馆。

 

  今天的活动内容分几个大块:1、追溯船的由来,了解海上管理组织;2、探索船的奥秘知晓船的部件;3、体验驾驶游艇,学打水手结,参与知识竞答。

 

  终于到了中国航海博物馆。进入馆看到的便是一特大号的轮船,船身插着两面旗-------顺风船;《明》。从船头到尾足足有30多米,有三个桅杆,其中最高的一根比学校的旗杆还要高一点。听说,当初建造时为了能放下这艘船,所以把屋顶建造得那么高,可见它的气势所在。站在船前觉得它气势磅博,一眼望不完,可以想象如果开在海上多么气派;但是到了船上又觉得特别新切-----整般船是木结构的,有37吨重,船上的设备也很多,有两艘不一样的小木船,船桨分橹和木浆,可以按照情况使用,除此之外穿上还有打击士气的大鼓船头还可以让人饱览海景。船下有一层空的地方,那是船舱既可以装货也可以让人休息,这是一举两得啊,同学们也纷纷称赞这艘船说要长大后乘它环游世界,我也觉得这艘船非常气派,乘它安全系数很高又可以包揽风光。

  看了这个船我们早已迫不及待的要自己操控一下,于是我们来到了模拟操控室,来当一回名副其实的船长.“船”里面的东西很多,我们可以模拟暴风雨,暴风雪还可以自己急转弯,带上4D眼镜就好像船在摇,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窗子上的LED灯光在摇晃导致的视觉效果,船急转弯的时候就想要掉下去一样。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船泊历史馆。我们知道了最早的船是一种原木和羊皮组成的充气羊皮筏,它没有浆只能在水上漂,行动也不是很敏捷;但是随着时代的充气羊皮筏推移逐渐变成了树皮船,和乌篷船,木船……到了元代水上交通已经很发达了船能够从中国行驶到日本了。到了明,清代已经能更具实况画出水上交通的图纸了,这都集结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渐渐的水上交通也从无人管理,码头卫兵,到了有招商局,海港管理局,国际航海管理中心,海上救援中心……划船的工具从原木、橹,木桨变为脚踏、发动机……

 

  接着我们学习了怎样打水手结,讲解员阿姨耐心的教我们,我也知道了水手结的用处和大水手结的方法,另外我们还认识了很多其他的结,如立桩结等。

 

  一天的活动很紧凑,学了很多,也对航海知识了解了很多,尤其是在“大海”中航行,经历风浪经历阳光,让我们有了一种自己掌控自己生活的意境,很好!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原创内容知识产权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