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智慧
人最大的教養,是善待父母

微信图片_20170606101750.jpg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孟子·盡心上》

 

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不在其中。

 

君子三樂,父母健在居於首位,可我們有幾個人珍惜了呢?我們,是否算不上君子?

 

微信图片_20170606101746.jpg

 

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教養

 

讀過朱自清的《背影》,不少人對於老父親買水果的那一幕想必是印象深刻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流了下來。

 

平實卻又辛酸的一幕。

 

他的父親原本也是意氣風發,少年外出謀生,獨立支撐,做過許多大事,然而卻也無法擺脫老之將至的頹唐。

 

讀到這裏,內心不免有一絲的心疼與慚愧。

 


 

年輕時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為了家庭與孩子,千辛萬苦、獨立支撐。在孩子的眼裏,父母永遠是偉岸挺立、堅不可摧,比電視裏的英雄更真實、更溫暖。

 

當然,也還有些強勢,把衣服弄髒了、和別人打架了、期末考試考差了,最害怕的就是讓父母知道。

 

只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樣的關係在悄悄地逆轉。孩子變得強勢,父母卻變得小心翼翼、唯唯諾諾。

 

他們不再責罵、不再訓斥,甚至不再大聲說話。總是欲言又止,明明有話要說,可到口了又咽了回去。

 

有委屈也從不向兒女吐露,哪怕生病了也只是默默地吃幾片藥,還在孩子面前假裝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小心翼翼的背後,其實是父母對子女深深的愛與依賴。

 


曾有人總結了十句不要對父母說的話:

 

1.好了,好了,知道了!

2.有事嗎,沒事?那掛了啊。

3.說了你也不懂。

4.跟你說了多少次了。

5.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了。

6.叫你別收拾我的房間。

7.我要吃什麼我知道,別夾了。

8.說了別吃這些剩菜了,怎麼老不聽。

9.煩不煩啊。

10.這些東西說了不要了,堆在這裏做什麼啊!

 

對於父母來說,你不經意說出這些話很可能在父母的內心狠狠地刺了一下,看似平常,傷人卻深。

 

而很多時候,對父母的傷害就是來自於瑣碎平常之中。

 

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深愛著自己的父母。而對父母最好的愛,不單單是給予足夠花的錢,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收起自己的不經意,多些用心。

 

 

在這一點上,魯迅先生做得比我們好多了。

 

魯迅一生娟介耿直,從來都是心口如一,從不違心屈從,唯獨對自己的母親妥協過,哪怕是最平常的起居生活,也是極為妥帖、恭順。

 

為了不讓母親感到寂寞,特地將母親從老家接到北京,把最大的房間留給母親住,自己和許廣平住小的。

 

每天晚飯後,都要到房間與她聊天。

 

出門之前,總要先到母親屋裏說聲:“阿娘,我出去哉!”

 

回來後,也一定去母親處說聲:“阿娘,我回來哉!”

 

還時常帶回些母親喜歡吃的小食品。

 

魯迅的文章雖然寫得好,可他的母親卻不愛看,有人曾特意送了本《呐喊》給她看,還說《故鄉》寫得好。

 

老太太讀完卻說:“沒啥好看,這怎麼也可以算小說呢?”

 

原來,老太太喜歡看新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尤其是張恨水的作品。

 

魯迅就跑到市場買來張恨水的《金粉世家》《美人恩》送給母親。

 

魯迅的好友許壽裳說:“魯迅的偉大,不但在其創作上可以見到,就是對待其母起居飲食的言行中,也可以見到他偉大的典範。”

 

是否,我們也像魯迅一樣,給予了父母足夠的體貼與溫情。

 

 

世界上最可憐的莫過於父母已年邁,卻還要在子女面前唯唯諾諾。其實他們所祈求並不多,一份簡單、耐心而溫馨的愛就足矣。

 

是時候,收起自己的不經意了。

 

當他們慢慢老去的時候,多些細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千萬不要讓他們變得小心翼翼、唯唯諾諾。

 

這是兒女能給予他們最好的報答。


微信图片_20170606101710.jpg 

 

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善待父母,沒有之一。

 

烏鴉有反哺之情,羊羔有跪乳之恩,所有的教養問題,請先建立在善待父母的基礎之上,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文明禮儀之邦,有著歷史悠久的孝順父母傳統,留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戰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名叫王裒的人,對他的母親非常孝順。

 

他母親生性膽小,非常怕打雷,她在世的時候,一遇到打雷,王裒就會到母親的身邊給她壯膽。

 

後來母親去世後,王裒把她埋葬在寂靜的山林之中,一到颳風下雨、雷聲陣陣的時候,王裒就奔跑到母親的墳墓前跪拜,一邊跪一邊哭著對母親說:“兒王裒在這裏陪著您,母親不要害怕。”

 

後世有詩讚頌: 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臺;阿裒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孔子曾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色難”,就是態度很難看的意思。孔子認為孝順不僅僅是在父母有事的時候去幫忙、有好吃的東西就給父母吃,這還遠遠不夠!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父母餓了,你端一碗飯給他,但是你態度不好,說話冷冰冰的,如果你是他們,你心裏會舒服嗎?那一碗飯還吃得下去嗎?

 

為什麼父母在我們的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唯唯諾諾?

 

為什麼父母在我們面前不敢大聲說話,總是欲言又止?

 

為什麼父母身邊發生的瑣事不再對我們傾訴?

 

因為我們變了。

 

我們好像變得很厲害,動不動就把父母當傭人一樣使喚,稍微有不順心就對父母一通發洩,從來不給他們好臉色看。

 

我們好像變得很有錢,出入父母消費不起的娛樂場所,抽著他們買不起的煙,用著他們沒見過的奢侈品,然後嘲笑他們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和他們沒有共同語言。

 

我們好像變得很愛抱怨,抱怨父母沒能給自己一個好的經濟基礎,抱怨他們總是愛嘮叨,抱怨他們做的事、說的話總是不合心意。

 

我們變化的態度,還有那些不經意的小事,往往傷害他們最深。

 

在我們傷害他們無數次之外,終於,他們變成了一個在我們面前小心翼翼的刺蝟。

 

可是,我們憑什麼這樣對待他們啊?我們在他們面前有什麼好高傲的啊?他們已經給了我們最寶貴的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拉扯大,寧願自己受盡委屈也要把最好的給我們,我們還要怎麼樣?

 

世間最悲涼的事情莫過於白髮蒼蒼之際,卻還要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還要盡力去照顧他們的情緒!

 

微信图片_20170606101700.jpg

 

請善待父母吧!這是父母最大的期望,也是我們最大的教養。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原创内容知识产权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