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诗电影] 跨越时空的对话——永远的青春
二维码:



    李大钊生于1889年10月,那时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边缘。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初现曙光。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新思想,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青春》一文作于1916年春,他由季节上的春天想到了人生命中的春天——青年、青春,又联想到政治上的春天,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的腐朽衰颓而复活更生、回春再造。感怀人生,思念故国、再造青春之中华的梦想充溢心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之下,他完成了《青春》一文,发表在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青春》既是一篇青春的宣言书,也是一篇人生的宣言书,他宣示着李大钊的乐观进取,宣示着年轻生命的绽放,宣示着青年一代的责任,更宣示着再造青春中华的伟大梦想。




青   春(节选)

作者:李大钊


春日载阳,东风解冻,

远从瀛岛,反顾祖帮。


春雨梨花,千条垂柳,

十里铺青,遥看有色。


俾以青年纯洁之躬,

饫尝青春之甘美,

浃浴青春之恩泽,

永续青春之生涯,

致我为青春之我,

我之家庭为青春之家庭,

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

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


青年奋进之子,立于旋转飞扬的洪流之中,

有江流不转之精神,屹然独立之气魄。


青春之中华,参天葱郁,

错节盘根,树于世界。

神州之域,丰壤沃土,

菁菁茁壮之青年,开创青春之中华。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

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及之忧哉?


永远的青春

——致李大钊《青春》

作者:吕谦诗


春回大地,复活更生。

在此青春,回望青春。


青春中华,青春永驻。

中华青春,筑梦复兴。


1916年的春天,

27岁的你,正值青春年华,

你的青春如一柱火炬,

启蒙了无数有关青春的思考。

青春的呐喊冲破幽暗的前夜,

青春的生命之钟撞击着中国的黎明。



阔别105年,

青春别来无恙。

历经105年的历史激荡,

青春中华的理想经久不衰。


青春是什么?

百余年追梦路上,

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

诠释青春丰富的内涵

告诉我们肯定的答案。


什么是青春?

时代的洪流飞扬激荡,

奋进的青年屹然独立,

背黑暗而向光明,

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传播普遍的真理和公认的常识。



这时代,愿如你所愿:

青春的家庭饫尝青春的甘美,

青春的国家浃浴青春的恩泽,

青春的民族永续青春的生涯。


你的青春在我们的青春里,

我们的青春在你的梦想里。

百年如一瞬,刹那即永恒。

人生如此短暂,青春却历久弥新。

不负韶华的青年,创造永远的青春。



制  片 人:曲 德 润

监       制:吕 谦 诗

导       演:邹     霖

执行导演:宋 长 兴

演       诵:芦     剑

                 梅     梅

                 孙 立 恒

合  诵:鞍山市华航航铁学校学生

摄       像:宋 长 兴

化妆造型:吴可可美学文化

技术指导:吴 可 可

华夏传统文化网络电视台出品


声明:视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


(文章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原创内容知识产权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持有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辽ICP备0237202

德润乐学教育-网站资质号:辽-QT-2014-04-31868189-0003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网站资质号:辽-QT-2014-04-31868189-0002

辽公网安备 210302020002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