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杂叙
65、《父爱无声》吴晓波
二维码:

父爱无声 

父亲是一位传统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和土地“对话”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与我们兄妹。白天,父亲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晚上也要到田地四周转一转,听一听蛙叫,闻一闻麦香,然后才能安心入睡。也许是出于对父亲的回报,父亲耕作的庄稼总是比别人家长得好,收成也高。每到收获季节,父亲就会十分开心,脸上总是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父亲不足十岁时,爷爷便去世了。奶奶带着父亲和两个姑姑,过着风雨飘摇的生活。懂事的父亲自十二岁起,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插秧割稻,犁田打靶,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一生坎坷的生活培养了父亲坚硬如铁的性格,父亲对我们兄妹的管教也十分严厉。记得我刚满十岁时,父亲便带着我下田锄秧草了,一天下来皮肤被晒得起了泡。奶奶看到后,心疼得直打颤,说娃太小,死活不让我下田干农活,父亲却执拗地依旧坚持让我下田劳作。看着同龄伙伴在父母呵护下尽情玩耍,那时我心里还怨恨过父亲太狠,不近人情,总偷偷地流泪。可后来才知道,父亲是想让我在劳动中明白,一米一粥来之不易。劳作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也磨砺了我的意志。 

早先年,农村还相对落后,农家没有煤气之类的现代生活设施,烧饭做菜用的是木柴。这些用来烧火的木材全靠农户们从很远的山上砍伐。那时,每到星期天,我都要和村上的伙伴们去砍柴,一担柴一百多斤重,来回的路程有十多里,辛苦不言而喻。别的孩子砍了柴下了山,远远地就有父母来迎接,而我总是一个人。那时的我多么希望看到父亲的身影,可父亲从来没接过我,也不让母亲接。“自已的事情自己完成。”父亲总是这样说。 

父亲从不喜欢占别人便宜,即使占了,心里总是记着,总要找机会回报下。长大后,我走上工作岗位,父亲总是叮嘱我,要干好公家的事,千万不能占公家的便宜。时光飞逝,我们兄妹几个也陆续成家立业,父亲也年近七旬。两鬓斑白的他却依然坚持劳作。经济条件稍好些,我回家时要给父母亲留些钱,却总是被父亲退回。“你们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对得起公家,我只要能劳动一天,就不会向你们伸手。” 

父亲年迈了,心肠也软了,变得更加慈爱了。每次和妻子回家,父亲总是忙前忙后,端茶倒水,还十分殷勤地给我们夹菜,临别时还要把我们送出好远。望着父亲佝偻的背影,我发现,父亲坚强的外表下面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广电局吴晓波 

个人简介: 

吴晓波,男,1973年11月出生,92年入伍,2009年转业,现为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广电局干部。爱好文学,200多个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青春》、《西楚文艺》、《躬耕》、《检察日报》、《三亚日报》、《长沙晚报》、《昆山日报》、《汕头日报》、《淄博日报》、《昌吉日报》、《郴州日报》、《新如皋》、《番禹日报》、《金陵晚报》、《钦州日报》、《天津日报》、《松江报》、《宣城日报》等报纸刊物,在《中国文化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报道一百多件,现为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原创内容知识产权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持有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辽ICP备0237202

德润乐学教育-网站资质号:辽-QT-2014-04-31868189-0003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网站资质号:辽-QT-2014-04-31868189-0002

辽公网安备 21030202000216号